《ToB的本质》摘录与感触(1)

“而国内的企业软件仍重度依赖于售前,交付,沟通,驻场等服务,对这些与客户同协同律的工作的依赖,意味着地区壁垒可能通过企业客户而对软件厂商的经营模式产生间接影响。”——软件只是实现客户定制的工具罢(还不错的工具)?

“换句话说,企业软件行业可能少有颠覆性的新机会,现有大厂可以相对安稳地经营下去,持续享受整个市场水涨船高带来的福利。”——企业软件解决的痛点不够痛?

“销售扩张时优先设立地区线,而后考虑行业线,理应具备最佳的性价比。”

“近10年以来,有多少旧人折戟沉沙,就有多少新人奋勇争先。诸多我尊敬的团队,景仰的前辈,未坚持到日出之刻;多少优秀的产品,精致的服务,徘徊在黎明之前。”——创业维艰呢


“稳定且仍在发展的广阔土壤,较低的门槛,专业的需求以及纷杂的壁垒,这“大,专,低,杂”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行业珊瑚礁状的形态特点。”

“这像是企业软件行业存在的市场壁垒,让大资本与巨头食之无味的同时 ,给无数创业者和管理者以穿越周期,安稳栖身的机会。”——无序意味着机会。

“在社会中的其他科技领域增长乏力时,企业软件行业可能以其特殊的结构,稳定的土壤,庞大的需求,较低的门槛,纷杂的市场壁垒,吸引大量科技和工程领域人才进入耕耘。”

“当一个具备标准功能,标准流程的企业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时,会同时发生3件事情:客户的认知需要与软件价值达成一致;企业的流程需要与软件支持的流程对齐;旧有的系统需要与新软件完成对接。”——软件开发结束只完成了一小步。


“软件厂商和投资者如果抛开对低利润,难扩张的重交付模式的厌恶,只从市场整体的利弊出发,不带感情色彩来看,或许会发现:可以(或愿意)提供重交付模式,反而是厂商具有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竞争优势。”——优势由交付决定??

“发展不是规划出来的,而必须是实践出来的。”

“定制多,交付重,离业务近,却解决了企业的核心问题。”——服务模型(管家式服务)。

“对老旧系统的兼容问题,属于非功能性质的需求,对技术水平和投入的隐性要求很高,会给企业带来极高的成本,且没有经验的人员很难预估其难度。”——骨头上的肉。

“老系统带来的交付难度可作为衡量企业的信息化阶段和步幅的指标,交付难度越低,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可能就越高。”


“中国企业软件的云化趋势是由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 )和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的。”

“需求是发展的驱动力和方向,但又天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盲目性,甚至欺骗性。”

“SaaS只能解决产品成本问题,无法绕过软件产生价值的必要步骤。国内大部分企业缺的并非单纯的产品,而是顾问式的,能落地的解决方案。”——有多少清晰的认知到?

寻找“身体-生活-工作”的平衡

在各个焦虑的场景里,更多的忘记了是什么在支撑着你走到今天,走过时日。

是身体。在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紧急的生活中,生活为了工作,工作为了生活,是吧?有几分道理。我们熬夜,我们深度工作许久,总还是觉得年轻身体能抗的了。

没有善待的身体,需要在各个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加上身体这一要素。

如果说工作太苦,需要更多的生活,那给更多的生活时,身体就更好或更健康了,不见得。不工作的时日就是生活,而生活的时光中就让身体更好了,不见得。

这逻辑关系对否?

不能因为工作了10+小时就是在伤身体,而躺在沙发上一天玩手机不工作就是在善待身体了。许多的逻辑不能用时长来看待,只能算着是一个潜在的因素罢了。

阿里的“认真生活,快乐工作”需要每个人自身去考评,很难有标准的依据去平衡。

如何善待身体?定期体检(一年一次),周期性的坚持锻炼(最好以周为单位,每次1小时以上),睡足8小时。

如何过好生活?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心态好,积极向上,开开心心,有人有事有意义就行啦。

工作中多喝水,多走动(每天1万步),多上厕所。特别是IT行业,要寻找到自己的平衡之术,才能在坚持多年后的工作中有点点成绩,且还有个不错的身体。跨掉的不会是工作,也不会是生活,唯有你的身体会跨掉。

平凡人做非凡事,非凡人做非凡事。其实平凡人就干平凡事。工作的核心要把难的事变成平凡人也能干,还能干好;而不是总希望平凡人去干非凡事,或一个人去干几人的事,往往事与愿违,半斤八两。

IT人经常所说的996,但又有许多人坚持了多年的996而继续着,坚持每个周两次锻炼,篮球足球或游泳,当身体锻炼舒展后,在一周5天多的工作中变得紧绑,而又在下一个周末的锻炼变得舒展,周期性地循环着十几年;但凡有点小的成绩出来之时皆是多少个小周期的循环着坚持着。

价值皆在工作中体现,而不是说你价值多少后才去证明,那往往是证明不了的。没有哪公司会对你说:给你支付100万/年的福利,你去给做出100万的价值回报公司。弄反了的人。

身体里装着你的灵魂你的思考你的邪恶你的世界,还有整个宇宙的奥秘。400KM以上速度的撞击身体,瞬间灰飞烟灭成气态,比如MU5735。

《开挂扩张》摘录与所思



有一次贝佐斯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说,他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在接下来的十年里,这个行业会有什么样的变化?然后他答:“我发现,很少有人问我另外一个问题:在接下来的十年里,什么是不变的?我认为第二个问题比第一个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你需要将战略建立在不变的事物上。比如在亚马逊的零售业务里,我们知道消费者会想要更低价格的产品,十年以后肯定还是这样;他们想要更快的物流,更多的商品选择,这些东西是永远不变的。

“很难想像会有顾客在十年后跑来和我说:杰夫,我很喜欢亚马逊,但你们的价格能不能贵一点,或者到货时间再慢一点?。。。。。。所以,我们就会把精力放在这些不变的东西上。因为我们知道,现在在上面所有的投入,会在十年里持续不断地让我们受益。

“所以,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很值得做的事情,而且十年后也不会变的话,那么它就值得你投入大量的精力。”

看见这番话的一瞬间,我浑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我完完全全被这个“寻找不变量”的思维惊呆了。在大家都寻找变量,追寻风口的时候,亚马逊的选择是寻找不变量。那么,寻找不变量的关键是什么呢?

我认为,是去除伪决策因素。什么是决策因素?

。。。。。。

很多人非常聪明,他们花很多功夫去研究行业趋势,判断当前是否处于行业风口,又有哪些是目前的风口行业,但是如果不排除大量的伪决策因素,可能就会陷入,知道得越多,越感觉棘手,陷入原地的情况。

在纷繁的商业市场中,哪个因素,是用户永远在意,永远不变的呢?

便宜。

。。。事实上,只要价格的降幅足够大,任何人都抵挡不住这样的诱惑。

很多时候,在纷繁的市场中,我们往往被各种新概念,新点子迷乱了双眼,这个时候,不如静下来,寻找不变的量,有时它会帮助你走得更远。

。。。你握着的是冰冷的手机,购买的是没有生命的无机体商品,但你获得的体验是真实的快乐。

这就是拼多多从头到尾做对了的那件事。

找到一件事的不变量,坚持做下去。想想你有什么好习惯坚持了十年以上?或许就明白了。

应用身份服务(IDaaS)-从是不是客户痛点说起【转】

应用身份服务的客户痛点最开始都不痛(或无关紧要),随着企业不断的发展会越来越痛,越来越紧急。
为什么不痛,主要是因为没有业务应用或应用太少,员工也少,也就体现不出来问题。

从企业信息化说起

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也就是一场不断创建信息系统(业务应用)的过程。
剖析任何一个业务应用,会发现业务应用都是有两部分组成:业务与安全。如下图:

继续阅读:https://developer.aliyun.com/article/758176

浅层大脑皮层之思索

2.20  0:54  周四一大堆杂事工作,各类的不满意不经意不成长的人少些许是用心的,结束此日。

积极向前看,工作在多类事务并行而缺少过多的专注而言不衷己的心态,看书也是浅层大脑皮层在活动,且到了应该睡觉休息养身,一股冷意从空气中流传,下雨了的夜晚更多几分的愁意,思于无从坚持以每日写日记而想出记录每日睡觉时间保证能每日记录一行或几行在本子中,也如此坚持了最近几年的日记于今日,还继续写。

特殊年景的时日,疫情不会消失很快需跟上不断变化的光景且不断学习—-主要靠看书与工作中的接触。快了下周是有可能再次回来办公区办公楼,回归想要的传统生活节奏罢!

做菜三二支,爬上床被盖上被子,暖和地美美睡去而不便在9.00时起床方算美的早晨,可也只能静待周末的时光来临,每一日都一样都在小区里,不扩散不乱走,我不知,人不知病毒在隐藏中随时想发起的攻击,不堪一击的人类因转轮回没有主次,都于命中神中注定,无欲望有欲望控制不了的欲望,世间就是活不明白,都活不明白时也就打开潘多拉盒子推倒重来,轮转!

都是在没有疲倦地向前发展着,终点已经固定,无多的叫喊,思索,无望,离别等等一多多都是人的一番感情的展露罢。

2.21 0:40  周五,在家工作的类似最后一天也感受到上班那类感受: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去办健康证明(因为疫情),去洗车终于成功还免费消毒国内空间,干净的车子是好心情的一体会。

计划着的下周回到办公室开始2020继续的日子,虽说大可能继续等待着又一个14天的光景—-隔离时光;头发也理了,也洗澡了,做不完的工作压过头顶也得健康地顶着向前一直走—-此生活之工作真谛。

看了《人间失格》一书在晚上扒在床上,怕看得无法自拔而强迫自己睡觉,理智而合理,细水长流一般地关灯,上眼药水,然后真睡去。

 

2020-01-31,过了一个长长的春节假期

2020-01-31,农历正月初七,春节的第8天,宅在老家里,还剩下2天假期,明天准备返回工作城市。

村子里的广播一遍又一遍播放着病毒防疫的各类注意事项,这是生物病毒,不是电脑病毒,但比电脑病毒严重多了。远在西南偏远山区的小村庄,也受到影响。

这时刻,能深刻地感受到大家都在一起,一起抗战,一起需要口罩与防治措施,等等。

宅在家成了作个人贡献的重要环节,看着电视了解一切,都去当监工跟进,不添堵,不增加麻烦。

 

一种休息久了很需要工作才能满足的感觉油然而生,我们作好准备,迎接更可变的未来。

心态的积极面对,总会更好许多。

2013年的-工作-思考

扁平化管理。

没有上下级,但必须让大家心往一处使,需一个核心团队,让大家明白我们存在的问题,还是自己承担?

或者我们大家开一个座谈会,听听每一个人的意向,是把自己当一个打工的,拿工资吃饭;还是自己愿意付出,愿意同公司一起打拼,当然,回报也是肯定的。

我没有威信,如何建立这种威信,是靠制度,靠个人结束(不太现实);靠一种氛围(什么氛围),技则优而管,而我现在什么也不是,我所知道的是付出,为公司成长付出一切,当作自己的事业来对待。所以不能松懈,不能降低自己的要求,行事,说话果断,说一不是二的,让团队成员认可我说的,说了就要做到。同时,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尽量不把消极的东西传递给他人,学会承担,学会忍受。

团队必须要有向心力,凝聚力,让大家目标明确,心向一处使。

我们是经验没有,技术力量也不足,但如何发挥现有人员的所有能量,值得深思与探索,对于不同的人,不一样看待,如果你把自己当一打工挣钱的,那把自己的工作干好即可;如果愿意与团队共同成长,愿意为团队多思考,多提建议,那欢迎加入,共同进步,一起面对,培养一个自己的核心团队,有一帮人。

如果我们目标明确,方向清晰,任务清晰,那我们就没有必要做,直接找别人来做就行,也就没有我们存在的意义。正因为我们目标不明确,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对于我们要做的最终的东西–虚拟现实。我们是在创造,创新,而不是去照搬,去模仿,我才会为此心动不已,彻夜难眠,不断思考,探索。正如小波如言:只有现在不断深入,才会发现有多难,有那么多公司死在前面的沙滩上。

我们任务计划不明确,做的东西不断改来改去,每一次的修改都是一种尝试,一种探索,只期望我们会做的更好。我确实威信不够(威信来自哪),因为我也在不断地自我否定与自我批判,如果是一JAVA项目,我能完全handle住,那问题简单许多,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但我也确实有不足的地方,有的放任,没有让团队的向心力凝聚,没有让每个人觉得我们是在探索新加的东西,让每一个人参与进来,说话语气不够坚决果断。

有成员说,慢慢来,慢慢来,可我认为这是大忌,慢慢来到底是多久?半年,12个月,还是。。。至于,如果我们现在能确定的,那马上就去做,去实现,Action。

必要的交流与座谈是必须的。

在UI设计上,没太多的经验,我们需要做的更好,我应该多给参考。

用人要用长处。

相比起其他的虚拟现实,我们的效果各方面已经很好,但我们还是不达要求,我们还必须做的更好,有要求必须会导致进步,但如何去衡量时间与产出,我们是不是太急,又或许什么样才叫不急或太急,没有一个秤来量一量。

对于长期来说,我们的终极目标是什么,我们最终的产品或平台什么什么样的,又或者我们需要更多的交流与探讨才能知道。

万事开头难。

一个不断自我否定,又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

对于公司的第一步,我们不是去盈利,去赚钱,而是建立一支核心团队,找到现实与我们心中“完美”的虚拟现实的路子,有了路子,有了方法,才为贵重。我也不清楚我们会花多久才会完成,但至少我认为我们走在正确的路上,每走一段,我们停下来息一息,总结下,再继续前进,12月底将是我们息一息的时候。

对于及下来的步子,我没想,我只想脚踏实地做好第一步。

 

201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