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B的本质》摘录与感触(1)

“而国内的企业软件仍重度依赖于售前,交付,沟通,驻场等服务,对这些与客户同协同律的工作的依赖,意味着地区壁垒可能通过企业客户而对软件厂商的经营模式产生间接影响。”——软件只是实现客户定制的工具罢(还不错的工具)?

“换句话说,企业软件行业可能少有颠覆性的新机会,现有大厂可以相对安稳地经营下去,持续享受整个市场水涨船高带来的福利。”——企业软件解决的痛点不够痛?

“销售扩张时优先设立地区线,而后考虑行业线,理应具备最佳的性价比。”

“近10年以来,有多少旧人折戟沉沙,就有多少新人奋勇争先。诸多我尊敬的团队,景仰的前辈,未坚持到日出之刻;多少优秀的产品,精致的服务,徘徊在黎明之前。”——创业维艰呢


“稳定且仍在发展的广阔土壤,较低的门槛,专业的需求以及纷杂的壁垒,这“大,专,低,杂”的因素综合在一起,互相作用,共同构成了行业珊瑚礁状的形态特点。”

“这像是企业软件行业存在的市场壁垒,让大资本与巨头食之无味的同时 ,给无数创业者和管理者以穿越周期,安稳栖身的机会。”——无序意味着机会。

“在社会中的其他科技领域增长乏力时,企业软件行业可能以其特殊的结构,稳定的土壤,庞大的需求,较低的门槛,纷杂的市场壁垒,吸引大量科技和工程领域人才进入耕耘。”

“当一个具备标准功能,标准流程的企业软件产品交付给客户时,会同时发生3件事情:客户的认知需要与软件价值达成一致;企业的流程需要与软件支持的流程对齐;旧有的系统需要与新软件完成对接。”——软件开发结束只完成了一小步。


“软件厂商和投资者如果抛开对低利润,难扩张的重交付模式的厌恶,只从市场整体的利弊出发,不带感情色彩来看,或许会发现:可以(或愿意)提供重交付模式,反而是厂商具有的,符合市场需要的竞争优势。”——优势由交付决定??

“发展不是规划出来的,而必须是实践出来的。”

“定制多,交付重,离业务近,却解决了企业的核心问题。”——服务模型(管家式服务)。

“对老旧系统的兼容问题,属于非功能性质的需求,对技术水平和投入的隐性要求很高,会给企业带来极高的成本,且没有经验的人员很难预估其难度。”——骨头上的肉。

“老系统带来的交付难度可作为衡量企业的信息化阶段和步幅的指标,交付难度越低,企业的信息化成熟度可能就越高。”


“中国企业软件的云化趋势是由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 )和新兴企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的。”

“需求是发展的驱动力和方向,但又天然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盲目性,甚至欺骗性。”

“SaaS只能解决产品成本问题,无法绕过软件产生价值的必要步骤。国内大部分企业缺的并非单纯的产品,而是顾问式的,能落地的解决方案。”——有多少清晰的认知到?

落地一个商业计划书的要点

BP(商业计划书)是创业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一个好的商业计划书不仅可以为您自己提供清晰的思路和方向,还可以为潜在的投资人、合作伙伴、客户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步骤和要素,可以协助您编写一份有效的商业计划书落地。

1. 总体概述

在商业计划书的开始部分,您需要提供一份总体概述,简要介绍您的公司、产品或服务、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等关键信息。这部分应该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让他们想要进一步了解您的业务。

2. 公司简介

在这部分,您需要详细介绍您的公司,包括公司的背景、历史、组织架构、管理团队和员工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让读者更好地了解您的公司,以及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优势。

3. 市场分析

在商业计划书中,市场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您深入了解您的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确定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和销售计划。在市场分析中,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 您的目标市场是什么?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如何?
  • 您的竞争对手有哪些?它们的优势和弱点是什么?
  • 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有哪些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4. 产品或服务

在商业计划书中,您需要详细介绍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包括其特点、功能、优势和不足。您需要清晰明了地表达您的产品或服务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并提供详细的功能和操作流程,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您的业务。

5.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您的公司如何赚钱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商业计划书中,您需要详细介绍您的商业模式,包括您的收入来源、成本结构、利润模式等。您需要清晰明了地阐述您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运作的,并回答潜在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会提出的相关问题。

6. 营销和销售计划

在商业计划书中,您需要详细介绍您的营销和销售计划,包括您的目标客户、市场渠道、广告和宣传计划等。您需要清晰明了地阐述您的产品或服务如何打入市场,并获得更多的客户和订单。

7. 财务分析

在商业计划书中,您需要提供详细的财务分析,包括收入和支出预测、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您需要清晰明了地阐述您的财务状况和预测,以便潜在的投资人和合作伙伴了解您的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可持续性。

总之,编写商业计划书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因素和要素。

by AI

一份无密码登录的商业计划书

尊敬的投资者:

感谢您关注我们的商业计划书。我们是一家致力于无密码登录的技术公司,致力于通过创新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登录体验。

市场背景

目前,密码登录已经成为了网络和移动设备登录的标准方式。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安全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用户意识到了密码登录存在的安全隐患。据调查显示,近80%的网络攻击都与密码有关。此外,用户需要记住多个密码,而且难以保证每个密码都是安全且强度合适的,因此导致密码泄露,进一步加剧了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公司开发了一种无密码登录的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登录体验。这种技术基于生物特征识别、面部识别、指纹识别等多种技术,可以克服传统密码登录的安全隐患,同时也不需要用户记住繁琐的密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

商业模式

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基于SaaS的收费模式,即通过订阅我们的服务来获得无密码登录的技术支持。我们的客户主要是企业和组织,这些客户需要提供高安全性的登录体验来保护自己的数据和资产。另外,我们还将提供免费的个人版服务,吸引更多个人用户使用我们的技术。

市场前景

目前,无密码登录技术已经得到了一些企业和组织的广泛应用,但整个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据市场研究公司预测,到2025年,全球无密码登录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美元。我们的无密码登录技术,能够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登录体验,将在这一市场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团队和资金需求

我们的团队由一批具有丰富经验的技术人才和营销人员组成,能够快速推进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目前,我们需要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人员招聘。我们期望能够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共同推进无密码登录技术的发展。

结语

感谢您耐心阅读我们的商业计划书。我们相信,无密码登录技术将是未来网络和移动设备登录的新趋势,我们将竭尽全力创新并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用户带来更加安全、便捷的登录体验。

AI

2023年阅读计划

阅读是一生的事业,2023阅读计划

  1. 《聪明的投资者》1月
  2. 《星巴克流:好员工的培养法》4月
  3. 《混合云架构》1月ε
  4. 《黑客与画家》ε
  5. 《知行合一:王阳明》3月ε
  6. 《深入浅出Docker》3月
  7. 《足彩投资-赔率核心思维》1月
  8. 《我的二本学生》2月ε
  9. 《黑客与画家》2月ε
  10. 《产品思维-从新手到资深产品人》4月ε
  11. 《徐霞客游记》5月ε
  12. 《ToB的本质:行业逻辑与商业运作》7月
  13. 《Spring Security 实战》7月
  14. 《密码了不起》8月
  15. 《任正非传》7月ε
  16. 《人生路遥》8月ε
  17. 《毛泽东的书单》8月ε
  18. 《邻家的百万富翁》10月ε
  19. 《日本蜡烛图技术》11月ε
  20. 《图灵传》11月ε

2022年阅读计划

2021年阅读计划

2020年阅读计划

2019年阅读计划

2018年阅读计划

2017年阅读计划

2016年及之前所看之书

【转】SAAS软件-ToB 破局之道

一篇把中国企业软件真正的困局、现况和我实践的破局之道串起来讲完。

有未知,就有预知。有预知,就有无知。

我们回到现实。中国 SaaS 的基本市场情况,我叫它“捡烟屁股”。

在两三年前,美股 SaaS 还没如此规模的、成批量的爆发,该领域国际资本还未外溢到中国,大部分 ToB 人只能徘徊在中国经济主体之外,捡着中国经济发展的缝隙,寻找客户,像在捡别人抽剩下的烟。

SaaS 产品通用性根植于目标市场中实践和流程的通用性,不能凭空编造而来。

而在中国企业中,由于通用行业范式的缺失,市场竞争机制的不透明、甚至不可控制、无法预测,市场主体的经营管理模式千奇百怪,行业和区域间沟壑纵深。由此得出推论:中国的企业软件模式,必然体现为“主干小、四肢大”的“向日葵模式”

以竞争为核心的市场,天天看的都是对手,打的是情报战。以客户为核心的市场,眼光才能看向客户,打的是服务牌。只有后者,才会行业有长久效益,也才有持久增长的基础。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高效的办法,其实就是最土的办法:抄作业。然而,如果抄个答案,没理解过程,无法推一反三,必然在中国这片迥乎不同的土壤中,无法得以应用。必须把信息拆开揉碎,消化掉,变成自己的养分,并因地制宜地创造最佳方案。这种“既有方案分析、拆解、组合、应用”的思路,和发达国家的“探索创新”模式,对资源、人员、理念的要求完全不同,也不应追求相同。

产品经年累月积累的那剩余 80% 的功能,就只为满足剩余 20% 客户中的一小部分。很多产品能力,我扪心自问,没有信心哪怕 2% 的客户能够使用到,但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情况”,仍然会做到主线版本中。这和纯粹做交付和服务比起来,毕竟有产品在,肯定要更好。但距离理想仍然很遥远:这是偷懒的做法,给了自己在“做产品”的虚假预期,得以获取心理慰藉,其实还是在做交付,只是把交付做进了产品。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ltDGK5BCjnwW-n1V2OElQ

寻找“身体-生活-工作”的平衡

在各个焦虑的场景里,更多的忘记了是什么在支撑着你走到今天,走过时日。

是身体。在节奏越来越快越来越紧急的生活中,生活为了工作,工作为了生活,是吧?有几分道理。我们熬夜,我们深度工作许久,总还是觉得年轻身体能抗的了。

没有善待的身体,需要在各个之间寻找一个平衡,加上身体这一要素。

如果说工作太苦,需要更多的生活,那给更多的生活时,身体就更好或更健康了,不见得。不工作的时日就是生活,而生活的时光中就让身体更好了,不见得。

这逻辑关系对否?

不能因为工作了10+小时就是在伤身体,而躺在沙发上一天玩手机不工作就是在善待身体了。许多的逻辑不能用时长来看待,只能算着是一个潜在的因素罢了。

阿里的“认真生活,快乐工作”需要每个人自身去考评,很难有标准的依据去平衡。

如何善待身体?定期体检(一年一次),周期性的坚持锻炼(最好以周为单位,每次1小时以上),睡足8小时。

如何过好生活?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心态好,积极向上,开开心心,有人有事有意义就行啦。

工作中多喝水,多走动(每天1万步),多上厕所。特别是IT行业,要寻找到自己的平衡之术,才能在坚持多年后的工作中有点点成绩,且还有个不错的身体。跨掉的不会是工作,也不会是生活,唯有你的身体会跨掉。

平凡人做非凡事,非凡人做非凡事。其实平凡人就干平凡事。工作的核心要把难的事变成平凡人也能干,还能干好;而不是总希望平凡人去干非凡事,或一个人去干几人的事,往往事与愿违,半斤八两。

IT人经常所说的996,但又有许多人坚持了多年的996而继续着,坚持每个周两次锻炼,篮球足球或游泳,当身体锻炼舒展后,在一周5天多的工作中变得紧绑,而又在下一个周末的锻炼变得舒展,周期性地循环着十几年;但凡有点小的成绩出来之时皆是多少个小周期的循环着坚持着。

价值皆在工作中体现,而不是说你价值多少后才去证明,那往往是证明不了的。没有哪公司会对你说:给你支付100万/年的福利,你去给做出100万的价值回报公司。弄反了的人。

身体里装着你的灵魂你的思考你的邪恶你的世界,还有整个宇宙的奥秘。400KM以上速度的撞击身体,瞬间灰飞烟灭成气态,比如MU5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