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

好几天时间想起来,我4月没有记录点什么,没发点什么文章,不管是技术的,开源的,还是生活的,所思所想的.

后来我还是决定写点记录点,连标题都不太清晰,名叫4月.

感觉对开源的热情在下降,是计划着继续更新完善OAUTH2相关的知识介绍与内容,还是没有去行动记录于纸上或文章里.

在码不完的代码中,继续着码代码—这类似生活.

我还记得租房一个人时,有了房子也继续是一个人在很多的时间中看着书,继续着前进.

技术,不能停止;脑子,不能静止,感觉于此.

每日来共享单车中徘徊与周旋, 感觉是既锻炼又费力.

 

感觉脑子进水去拍了CT,等等结果,等待报告出来…

脑子本来就有水,无需进水.

感觉看书中才能有所寄托与进步,就在床头,沙发上,背包中,到处着书的影子. 依旧感觉到上厕所时是最好的看书时光,简单快捷且两不误,只要起身时脚不发麻即可.

以往的总是一本书一本书地看完,而现在是转变为多本书多线程地并行着看.

多年以来,唯有书才感觉是系统学习的来源与未来的可支撑物.

在感觉快有4月18日这个有些特殊的日子来临前写下点思绪有些乱的现状.

等待着又一波的网络营销,电子商务平台的盛宴(感觉会是).

 

关于编程,更多的是叫编程思想, 思想才是目的,而编程只是过程; 编程是量变,思想是量变的升华,是质变;

在编程中思考,思索,思念,思乡,最后变成思想.

我不用更多的思想,行动才是王道,行动才能解决问题.

请别在思想.

 

不知啥的,一说到4月,就想到秋生.

第三者

大姑娘对小男孩儿说:“小孩子”。
小男孩没说什么,只是浅浅的笑笑—呵呵。。。
或许在这之前,什么也没有,什么都不是,只是两个陌生人各自活在中国的两端:一个在北方,一个在南方。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在开学的第N天的教B某教室里,小男孩第一次看见坐在第一排的大姑娘–唉,这么会这么高的一个大女生呢?小男孩想。可大姑娘呢?只有她的后背看见小男孩了。

不是第三者,只是三十年.仅借三罢了.

http://user.qzone.qq.com/343344981/2

只待山崩地裂

静, 躺着, 台灯光, 区域的光亮.

眼睛微微疼, 已已习惯, 早晨的球赛依旧在目, 充满passion, 无一漏网, 全部干净处理.

我已在孤独中慢慢远去,

只待无一不处的现实面对,

多少的欢声和气, 仅留记忆;

不记忆, 无生活,

一次次的乘风作丑,

无一不让人作呕,

毫无外在的反思与洗礼,

止步却又作茧自缚,

远离, 逃离…

默默地, 默默地….

只待山崩地裂.

 

 

— 2015.5.17

犯点错误吧

犯点错误吧!
平静的生活是多么地可怕!
归于一种宁静
只因“风险投资”的缺少
大海的宁静
可大风大浪才是它的本色
浪尖与浪底
大起大落,何等有味!
尽享人间酸甜苦辣。

 

— 写于2007.5.19

Three

Three是三,也就是三个人,刘chuenye,王bo与李shengzhao。
刘是大,生于1985年,面较黑,体较肥;王次之,是上大学最好的一个;李最小,后两位于1986年和世界见面的,高中之前的世界里,他们已存在,各自活在自己的天空下。
一切都是从高中--叙永一中的校园里开始的。

2002年的9月,我们的高中开始…
no1_middle

提着行礼,奔赴各自的宿舍,李是553,刘是223吧,王的不清楚了。刘与王是幸运的,高一在六班,李在二班,“你的表情看起来总是一副被人欺负的样子”刘说的。故事源于足球。

刘与李都是喜欢足球的,有周六下午或有天日的下午都去足球场踢球的。刘与李就是这样认识的:经常在一起踢球,次数多了也就彼此开始打招呼,李在饭堂里也是经常看见刘的,他俩在不相识的情况下彼此借钱了。
那天(具体时间去问问历史)刘在饭堂借了李十元钱,李看了看他,有点熟悉,借了,没问别的,打饭吃去了。还是某一天,李去打饭时向别人借钱没借到,刘看见了走上来说,我借你十元钱。李忘了曾借给刘的十元钱,也就接了,还说会还的。这种事我在一中是碰到过的,我有一次买面时一个头从后面伸出来说,把两毛的饭票给我,我差两毛呢,说着就拿,而我则没有反应,那人我不认识,我还没回过神来呢。
这个借十元钱的事就这样结束了,可生活就是一些故事的集合。

刘在二楼向上叫五楼的那个,下来踢球啊,李就会在楼上应一声的,有时李也去叫刘,但很少,因为刘在二楼的宿舍是李下楼必须经过的。李比较内向的,有时刘问李有没有球,李有的时候就会借给刘的,如此过了很久…都和足球有关。
刘的球踢的不错,传球很到位,7号的球衣,自称:贝克汉姆,可大家的叫法是:刘克汉姆。他是个球材--踢球的人才。李是被人发觉当后卫而可以出点人气的,李的第一场正式比赛位置右后卫,后来踢完的评价是:还不错,可还不完全放开,想想和内向的性格有关的。

2008年的1月9日,李在西安的宿舍里写着Three的故事,而王,刘在另外的两个城市,他们可不知李在写他们的故事的…

wbo2

关于王
王,王bo,全名也叫王bo。昨晚给李打电话(时长:15分15秒),原因是李走过了21个春夏秋冬了。李经常给王打电话,信息的交流也是不少的。
王和李是在高二的时候才开始的。可不用说他们的见面就知道后来有很长的故事。刘说:李比王聪明,可王比李勤奋,努力。结果是明显的:王去了一本,李去了二本,而刘呢?暂且不说了。
王的身高和他在Three中的位置一样,王爱学习,说话和做事是很成熟的。在李看来,王,刘还有别的人在校园后面租一间房,李是经常去光顾浏览那儿的,有时就留宿那儿了。
高二,分了文理班,王,5班,刘,9班,理科班,李,4班,文科班;那幢教学楼的三楼有李,二楼有王,一楼有刘。
王就是爱学习,李与刘去踢球王是不去的,也很少见他在篮球场上跳跃,可后来真看了王打球才知道,他是真人不露相啊,我们就在旁边看。
嗯,王的身体是不太好的,经常与药物联系不断,脸也经常有些异物光顾。刘还说他小时候断过脚,所以老是跑得不是很快,李的小时候是爱爬树的,放牛的日子也不少。

聚会
三个人走到了一起。
刘,王,李三人去了叙永中环路的一家馆子,是一家“人人猪蹄子火锅”的店,这个名字很有印象的。刘还不忘告诉李回去告诉她我们今天吃猪蹄子。我们一边吃,一边喝,一边说。因为这聚会之后我们就是三个兄弟了。
刘说:李有什么就要说出来哦,不然以后就没机会说了哦,李是笑一笑,反正刘是说话最多喽,不仅他占大,他太会也太爱说话了。
我们没有对天发誓,没有跪拜天地,也没有说什么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等等话,可那之后,兄弟就是了,兄弟是一辈子的。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是。
记得李给他的同桌zhu说:我和刘,还有王是结拜的弟兄了,zhu也是笑笑说:我小时候也干过这种事,可都是小孩子,不会认真的,大家说说罢了。但李认识的:我们不是玩玩的。也许那是一切很单纯,可因为单纯才显得真实,尽管那时的刘看起来说起话来真是油嘴滑舌呢。记得刘在进大学不久后对李说过:高中有那么多认识的人,
那么多朋友,可到最后才知道--我们三个是最真的。平平淡淡,真真实实。
聚会时一定要吃好,那天我们确实吃得不少,是连最后的汤也喝得不少吧。
那天我们成了兄弟,没有一丝的刻意,记不清那天的具体日期,具体地点了。

three

后续
记得他们三个曾经唯一一次共同坐班车,从摩尼到到叙永,也就是从王的家里出发的吧。具体的时间已不清楚,大约是高三毕业那段时间,只记得坐在车里的时候外面的光线很好,照得车内很亮…

杂想-1

bgc

那时,李子树上吃够了,才给爷爷奶奶摘一些李子带回去,
现在想想那时爷爷奶奶都老了,不能爬树–十岁之前的故事
也渐渐在长大中明白了老人们的心,我也将慢慢老去,留下
的都是记忆–大脑的事,和现实无关大屋基在我第一次有记忆的时候说是如此的,没变化,那里
的好与坏只和那些人有关,与名称无关,与土地无关
奶奶的思想还停留在一亩三分地上,直到最后一天晚上他对
着爸爸说,儿啊,我可能熬不过今天晚上了–都是有预感到
了的,身体与灵魂的交换
他们都走了。一个鸡蛋就外面敲开就是食物,而从里面孵化则是生命,生
命从何而来,还是温度和空气
有一天我坐在川大的一个球场看台上问旁边一个准备踢球的
人,你毕业多久了,他说一年多了,不是川大的。我也说毕
业一年多了–那些日子还在乎与学生相关的信息,2010年。
现在,再也不会提及。写于2014-08-23 0:45